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双系统的,一个叫“快思”,代表人前和外在你对世界的反应,一个叫“慢想”,代表的是深度思考和内心世界,大多数人都依赖这两个系统,一个强大一个往往就弱化。

深度思考决定人生

有个朋友是个理想型的,有想法有激情爱折腾,他说想放弃现有工作去找一份天使投资的工作。

虽没从事过类似工作,但凭借着内心力量的驱动他花费了半个月时间研究一个行业,写了一份行业投资分析报告,随后投了份简历,这哥们如愿以偿的收获了面试邀请,看他给我描述时的神态还是有点小激动的,依此说明那份投资分析报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

但面试时HR总监问了几个问题把他问蒙圈了。

HR总监:“对你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什么,什么书名,作者是谁?”

他回答说了书中的几个观点,然后又说作者确实想不起来了。

HR总监:“平时看科幻电影吗?”

他回答:平时工作比较忙,很少看电影。—多么冠冕堂皇的回答啊。

HR总监又问:“你对什么痴迷?痴迷到什么程度?”

他回答:除了工作、看些书确实没对什么事物痴迷过。

面完试他就决得这些问题回答的很糟糕,心里有些隐忧。

在返程的路上,他收到了HR总监的回复,说“通过和同事的综合测评,你的经历不合适这份工作。”

他有点不甘心,问HR总监“为什么面试没通过呢?”

HR总监回答:“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远见。”

这一句话刺醒了他,多么痛的领悟啊。

深度,广度,远见不仅刺醒了他也深深刺醒了我,他是如此,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再仔细分析那几个问题,其实针对性很强的。问什么书对你影响最深,意在考察你对这本书理解深度,做天使投资理解深度深度思考是基本素质。问看不看科幻电影意在考察对未来的关注程度。

拿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发现对很多问题思考程度都很肤浅,想到一、两层之后就很难再深入下去了。平时也喜欢看书,也买了不少书,但基本等于白看,仅仅记住几个观点没深刻理解书中的体系结构,知识不成体系是没多大价值的。看了没真正消化,不试图深入思考、理解、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本质上跟没看是一样的。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叫《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当时看完后也只记住这句话,没什么切身体会,但经过朋友讲述他的痛苦遭遇后发现这句话太有分量了。

于是又在网上搜索这篇文章认真的看了几遍,这其实是篇演讲稿,是晨兴资本刘芹写的。雷军给刘芹打了一个电话跟他说:“我一直认为你做投资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你能告诉我,到底怎么样才能做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你为什么投资能做得非常不错呢?”

他当时给了雷军一个答案,“我相信我极其的勤奋。我相信天道一定能酬勤!我相信如果勤奋的话,你一定能做一个非常好的投资者。”他本来以为这个答案至少能得到雷军的部分认同,结果他没想到,雷军给了他一个让人惊讶的反馈。这个答案就是天道并非一定酬勤。

这个观点当时给了他非常大的刺激。后来慢慢明白了,可能勤奋是必要的,但是勤奋是远远不够的。

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但我认为深度思考决定人生,是的,深度思考决定人生。理解这句话需要明确几个概念,什么是深度?深度是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深入理解事物本质是深,只了解事物表面是浅。决定意思是起决定性作用,但不是绝对作用。

人生不是完全由深度思考决定,但起到决定性作用。有些人不需要太深刻照样可以过的舒服自在,比如富二代、官二代,买张彩票中了500万,什么深刻不深刻对他们来说都是扯淡。

细细研究各个领域成绩斐然的大咖所做的演讲、写的文章无不是对某个领域深刻思考的结晶,思考的深度及远见一般人望尘莫及。

马云对电商的深刻理解及远见成就了阿里,周鸿祎对流量的深刻理解使入主奇虎前后发生天壤之别的变化,中航502所对离子发动机技术的深度研究和理解造出了世界最先进的离子发动机,使地球去火星的飞行时间缩短到39天左右。但深度思考并不是深不可及的,我们通过努力,不断练习是可以获得的一项技能,一旦深度思考成为习惯人生将大不同。

深度思考需要的几个前提:

1、内心意愿。

再好的事自己不想做也无济于事,内心想有这个意愿才能开启思考之门。

2、深度思考是自己的事。

上学的时候有这个感觉,觉得学习是给别人学习的。在学校老师逼着学,到家家长逼着学,写完作业了吗?不写完作业不准睡觉,考试不好回到家还得挨揍。长大后才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人和人的差距也是在毕业之后发生的。那些把读书当成自己事的人,毕业后更懂得自学的人通常混的都不会太差。深度思考始终是自己的事,虽一开始很难深入时间久了有了自己的方法论也就不难了。

3、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

前两天看了一部电影《星际穿越》,没有那种强烈的使命感和对亲人的爱,库珀是回不到地球的,同样也谈不上拯救人类了。你选择的领域直接影响你日后成就的大小。

4、决心。

光想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决心就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我没时间,工作都累个半死还有心思想这个,今天不下定决心深入思考、研究明天迟早是要还的。

更重要的是想成事一定要早,时间不等人啊。不要自欺欺人,不深刻思考也能成就人生,成为人生赢家,真的是白日梦啊。上帝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创造环境,二是建立竞争,羚羊时时刻刻想着怎么跑过狮子,必须有这种决心,否则只会成为狮子的盘中餐。

找到自己深度思考的土壤,还得拥有一套开垦土壤的工具,即有一套深度思考的方法论。

1、可繁殖的知识量

可繁殖的知识这个概念来源于李笑来,李笑来把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可繁殖的,一种是可繁殖的,比如秦始皇是哪年统一六国的,这种知识是不可繁殖的,但像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就是可繁殖的,它可以让你提高、进步,让你变得更深刻。不能深刻思考的根本原因是见识少,知识积累量不够。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产生大量信息,但并不是每条信息都是有价值的,对充斥的信息首先要做的就是甄别信息有无价值,无价值可以不看,重点是看有价值的。真正聪明的人都是下苦功夫的,曾国藩读书的原则是一本不读完决不读下一本书,真正的好书不能求快,快即是慢,快即是无,理解最重要。

2、思考频次

针对问题多思、多想,思、想,思、想不动脑哪来的思想。李小龙曾经也说明过这个问题,他说不怕会一个人会100种功夫,只怕一个人把一个招式练100遍。好功夫需要速度、力量、技巧,练100种功夫每种都是浅尝辄止,不能实战,把一招练100遍往往可以一招致命。对一个问题若想深刻想个一两遍想不明白了,通常都是很痴迷的状态,除了睡觉不想其他时间都在思索。

3、多维度思考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但他们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思考过程就像是盲人摸象的过程,努力从多层次,多角度看待问题。要想多层次思考得跟自己较劲,不能想到一两层就饶了自己,想到一两层以后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把所有的问题都想全了。认识大象的过程其实是人类拥有的三种逻辑思维之一的结构思考逻辑,按照结构思考逻辑把各个部分找全。

4、细节

笑傲江湖第二季有个表演者叫沈小龙,他把打喷嚏分解开来演,很好玩。有时候我们对问题认识不深,一定程度上是对细节不掌握,仅仅了解各笼统的概念不往深里追求,追的越深认识越深刻。事物的本质都是被一层一层表象包裹着,不追到底还以为表象呈现的东西是事物本质呢,这就误导自己了。深刻是一种态度,事事不求细节,很难想象他能优秀到哪儿去。

5、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美国作者芭芭拉·明托写的一本关于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逻辑的书,有时间大家可以看看。

 

金字塔原理是很好的思考和表达方法,在思考、表达的时候为什么要构建金字塔结构呢?因为研究表明人类能够记住、理解最多的项目是7个,比如:你写了一遍文章或做个演讲,把下图的论据A、B、C、A1、A2、A3……,一股脑的讲出来、写出来恐怕别人很难理解的,所以需要把多于7个的项目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组合成几组,同组内的内容按照因果逻辑、结构逻辑、程度逻辑展开,然后以此类推。

人的思考过程都是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原理观点先行,先提出观点,然后通过归纳和演绎思考论据,把论据找充分。上层思想是下层思想的总结,下层是上层的解释,这种结构就是疑问/回答式,下层其实是对上层的回答。通过疑问\回答不断深入构成整个金字塔结构,写出一遍文章。

6、概念清晰

以前看过一本幼儿教育的书,在婴儿呀呀学语的时候父母说话往往都是把馒头说成馒馒、把虫子说成虫虫、把的凳子说成凳凳,这本书建议别用这种语言和孩子交流,是馒头就说馒头,是虫子就说虫子,是凳子就说凳子,语言基础是文字,文字是思想和逻辑的基础,概念清楚思想才能清晰、深刻。

7、写作

写东西是整理思路最好的方法,把所思所想讲出来、写出来与他人分享才能变成自己的。在写东西的时候刚座下来一点思路都没有,写着写着思路就打开了,写东西是深度思考的过程,它会把存储在大脑中的不同区域零散的知识点调取出来组合成有深度的思想体系。

 

工作4年负债5万:

没有深度思考的努力,都是瞎忙

端午放假期间和我一闺蜜吃饭,聊到她一个朋友,在北京工作了4年,不仅没有一分钱存款,反倒欠了银行5万。

“她一定很能花钱吧?”

“不,她很节约,平时都很少点外卖,经常是一碗白水煮面就应付了一顿。买衣服也是在淘宝上打折的时候买,从来没在实体店买过一件贵的衣服。”

我很是疑惑的问“那她怎么欠了这么多钱?”

“她家里比较贫困,每个月都要往家里打钱,有些必须要花钱的地方,不够,就开始借钱了”

后来深入了解到,这四年里,这位朋友不是没有努力过,不是没有奋斗过。她也曾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学习设计课,也放弃休息和娱乐时间,每个周末坚持学习。

为什么做了这么多的努力,人生依旧过得如此狼狈呢?

曾经有这样一段话,不知沸腾了多少文艺青年的心: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当你还在挤着地铁赶着早班车去上班时,另一些你同龄的佼佼者早已过上了你梦想中的生活,走上了更高的人生阶层。

是因为他们比你工作更勤奋更拼命吗?

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在拼命干之外,还多了一个必要条件,深度思考。

你不得不承认,深度思考越来越成为区分阶层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位成功人士说过:“世界上的成功有千千万种,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思维上的懒惰。”

以下4点关于如何深度思考,和你分享:

1

深度思考的基础是集中你的注意力

我们的思考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注意力决定的。可以这样说,在我们注意力所及的范围内,才是我们接触的世界。

我有一个朋友,每到月底的时候情绪就会很暴躁,因为他们公司每个月底都要交PPT总结,他总会在距离提交总结的5天前开始焦虑的准备。

每天下班回来吃完饭就打开电脑做会儿PPT,原本三四个小时就能完成的总结报告,他硬是用了5个晚上来完成。期间他没有做其他任何的事情,真的是坐在电脑旁做PPT,但为什么还是用了这么久的时间呢?

反观我的一个导师,他经常会出去给其他公司做培训,每次培训都满堂喝彩,活动结束后很多人来要老师的PPT,说做的非常好。但其实这个培训PPT老师就用了2个小时完成。

原来在导师接收到要去做培训邀约时,前几天他会让自己刻意忘记要做PPT这件事儿,而把时间用在其他地方。

在距离最后一天要培训时,他才让自己集中全部精力去做他。

我的朋友,看似在认真总结,其实他的思绪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注意力很分散。导师却利用时间的紧迫感让大脑迅速的运转,将全部的注意和能力都调动起来。

注意力就像照相机的镜头,每个镜头的视角都不一样,注意力也是如此。当视角变小时,能够更精准地捕获一个对象,也就是说,注意力十分集中的时候,能够迅速地解决一个核心问题。

因此,如果想让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可以时常回忆起那种紧迫感。

叔本华曾这样解释思考的意义:“思考的人,在精神王国中,等于一国的君主。”

只有把所以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才能达到深度思考的境界,把时间用在深度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

2

不要总是站在同一个地方

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觉得问题难以解决,是因为思考的过程都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没有继续深入。

如果能够学会多层次的思考,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美国的一位生物学教授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

他在一张实验台上水平放置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瓶,瓶底向着窗户,因此是明亮的;瓶口对着室内,因此显得很暗。

他首先将几只蜜蜂放进了瓶子,并观察蜜蜂的行为。蜜蜂在被放入后,就直朝着瓶底的亮光飞去。那里没有出路,但是蜜蜂因为喜光的习性,只会朝着这个方向飞,并被瓶底挡住去路。在多次尝试不成功之后,蜜蜂也只会停在瓶底休息。

随后,教授更换了实验对象,这一次他放进瓶子里的是几只苍蝇。

苍蝇起初也十分慌乱,但是和蜜蜂不同的是,它们没有只朝着光亮的地方飞,而是在瓶子里没头没脑地乱撞。在经过了一番四处碰壁之后,苍蝇们最后都找到了出口,从瓶子里逃了出去。

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呢?为什么蜜蜂就只能停在瓶底认命,而苍蝇却能逃出生天呢?

因为多年的生活习性告诉蜜蜂,一个地方的出口通常位于明亮的地方。因为对习惯的坚守,蜜蜂就被瓶子挡住了,无法找到出口,只能在困境中束手无策。

但是反观苍蝇,它们没有类似的习性,因此行事风格“不讲逻辑”,敢于尝试和碰壁。在经历了足够多的失败之后,苍蝇终于找到了出路。

其实有很多我们看来难以理解的问题,其实都有一个简单的切入点,但是他被隐藏了起来,只有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和思考才能找到他。

所以不要总是站在同一个地方,也不要让思考停留在一个维度。深入一些,就会看见更大的世界。

3

“专家”不一定对

要带着疑问去看待所谓的真理

很多时候,质疑真理并不是为了否定真理,而是越来越接近真理的本质。

美国著名的投资专家巴菲特始终认为,要坚持自己的判断。他投资的股票都是靠当时的判断决定的,而不是股票书籍或者证券专家推荐的。

巴菲特有自己的道理,他认为市场形势千变万化,不是哪个专家能够准确预测的。

他曾举过一个例子:

有人手里拿着10张照片,让人挑选他觉得最漂亮的一张,然后看看哪个人选出来的照片被公认为是最漂亮的。

结果为了赢得他人的肯定,所有人都抛弃了自己的审美,而是考虑大众最接受哪种风格。

通过这个故事,巴菲特想要表达的意思是,那些预测股票市场的专家给出的意见,就像是被选出的公认最漂亮的照片,只是迎合了大众的需要,并非对每个人都是最适合的。

专家做出预测时根据的也不是自己的好恶,而是综合了市场上的信息和评价得出的观点。

因此,这些观点只能反映出市场当前的形势,无法给予投资者具体的指导。要想知道哪只股票值得投资,要靠自己分析,并且相信自己的判断。

无论是我们从书上读到的理论,还是老师或专家传授的知识,我们都要经过思考才能更好地吸收。

塔吉克族人有句名言:草要经过牛的反复消化,才能变成牛奶;书要经过人的反复思考,才能变成知识。

不要让“专家”的思维束缚你的想法,你要不停的思考,要带着疑问去看待所谓的真理。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突破。

也只有实践才能证明什么是正确的,专家也不一定对。

4

重要的不是事物,而是眼光

很多人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总是先从事物本身着手。这样虽然也能解决问题,但是效率往往不高,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比较僵化。

如果先对事物及其外部环境做出一个具体而全面的分析,就能事半功倍,解决方法也会更加巧妙。因此,培养看问题的眼光十分重要。

美国的卡内基博士人称钢铁大王,他建立的钢铁公司能够左右整个美国的钢铁市场。他出身贫苦,曾经在美国西部铁路局做电报员。

有一天他正在值班,突然收到一封加急电报,电报里说一列货车堵在了一条单轨铁路线上长达4个小时,不知道如何处理,请铁路局长批示。

卡内基急忙去通知局长,却发现局长不在。因为铁路运输系统十分复杂和精密,因此所有列车的调度命令都必须由局长下达。如果其他人擅自调度列车,会被立即开除。

但是卡内基知道,如果这列货车继续堵塞在路上,将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想到这里,卡内基做出了决定。他来到局长办公室,仔细研究铁路运行图,发现了导致货车堵塞的原因。他以局长的名义签署了调度令,发了出去。在他的调度之下,铁路很快就恢复了通行。

局长回来之后听说了这件事情,马上把卡内基叫了过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卡内基说明了自己的理由,是因为不想让货车继续堵在路上,给铁路局造成更大的损失。

没过多久,局长就推荐卡内基担任宾州铁路局的局长。

他对卡内基说:“一个平庸的人只会做好眼前的事情,但是一个非凡的人会站在更高的地方,从全局看问题。”卡内基已经表现出了不寻常的眼光,因此已经能够胜任局长了。

这位局长果然没有看错,卡内基不但在铁路行业取得了成功,还凭借着对行业的了解和商业上的敏感,在日后成为一代钢铁大王。

知识固然重要,看问题的眼光却能让人得到更多。

我们要破除旧有的思维习惯,不仅关注问题和事物本身,更要学会全面地观察,培养自己独到的眼光。当你学会了多角度进行思考,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也许包含着令人惊讶的成果。重要的并非事物,而是你看待它的眼光。

在这个世界上,最平等的莫过于人的思想。只有让思想自由驰骋,让大脑得到充分开发,才能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