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但我不相信你 | 你为什么必须学会“信任”?
我一直想谈谈“信任”这件事。
我有一个关系要好的朋友,十八九岁的时候我们曾经是恋人,近十年来的这一路,教会了我“相信”这门功课。
相信在所有没有联系的时候,彼此仍然关心着对方的福祉;相信对方所做的一切考虑都会尽最大可能地考虑自己的利益;相信对方不会误解自己——哪怕有人恶意中伤,彼此也绝不会相信对方对自己存在不好的动机;相信自己对对方来说是很重要的,这种重要不需要占有,只需要成全;同时也包括相信对方会处理好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关系。
如今彼此之间已不再有男欢女爱的情感,只是多年的故人老友,由于这种相信的存在,就犹如世上多了一个血缘至亲一般。是假使突然死去了,知道对方会照顾自己的父母的那种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爱一个人,却没有办法信任他。年少时的我们就是这样,对对方存有许多怀疑。做恋人的时候始终对对方心怀恐惧,对于对方身上所有自己不理解的东西,都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充满了自保的心思。
直到分开后又相处了多年,才发现原来一个人可以全然信任另一个人到这种程度,是天高海阔,是光风霁月,是面对世界时的笃定和勇气。
我因而一直想谈信任,因为信任竟比爱更难,需要穿过人性黑暗幽深的小径隧道,一度看不到出口和光亮。然后你们怀着恐惧依然选择一往无前,最终生活回馈了你们以信念。而一旦得到了信任,它为生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难以言喻的,因而我希望令你们每个人都能获得。
今天和大家聊聊信任是什么,为什么信任很重要又难以建立,我们如何才能在关系中培养出坚不可摧的信任来。
英文中的信任“trust”一词,起源于古欧洲的词根“drout”,意思是“坚实的”、“持久的”,在古英语中,这个词还表示“信心”和“依赖”。到了14世纪,“trust“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意思是“本质的确定性和深深根植的希望感”(Pogosyan,2017)。
可以说这些本身就是信任所蕴含的特质了。
信任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在人际中、群体中、组织中、经济政治社会中,都会存在。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人际间的信任感。
人际间的信任感,是一种相对来说有一定持续性的心境状态,它是有针对性的,针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中,我们的信任感是不同的。
它既是一种理性判断,意味着我们判断对方会在我们无力控制的时候,仍然做出符合我们利益的行动,存有对我们有利的动机,同时也是一种情绪状态,它包含了对对方的积极情绪在其中。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我们对一个人存在负面的情绪,我们将无法对ta产生信任感。
信任的第一个特殊属性就在于,它永远和不确定、风险、以及脆弱感一起发生。
当一切都是确定的时候,或者当一切都在我们掌握之中的时候,我们是不会对他人产生强烈的信任感的。因为此时我们可以独立存在,并不需要依靠他人。
而只有在我们需要他人的时候,当对方有可能违背我们意愿的时候,当风险和坏的可能存在的时候,对方仍然做出了维护我们的举动,此时信任才会发生。所以信任发生前一刻的感受,必然是十分脆弱的。也就是说,你只有允许这种脆弱在你身上打开一道可能造成伤害的开口,信任才有可能滋生。
我们对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下意识会有4个方面的评估(McKnight, & Chervany, 1996):
1. 能力(Competence):对方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做我们需要ta去做到的事;
2. 善良(Benevolence):对方是不是一个好人、与人为善的人,他们不是偶然、看机缘地对他人好,而是一贯愿意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3. 正直诚实(Integrity):对方是不是说真话、是不是言而有信、是不是正直;
4.可预测性/前后一致性(Predictability):对方的言行是否具有前后一致性,你是否能够预测对方对不同情境的反应。
对方在这四个维度上的得分越高,我们越有可能信任对方,如果有哪一个维度的得分不高,也会影响我们整体对对方的信任感。
换言之,如果我们希望提升他人对自己的信任,我们也需要在这四个维度上都做出努力。
在心理学中,人们经常用一个简单的信任游戏测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Trust Game一般由Berg, Dickhaut and McCabe在1995年设计的最初版本,经过各种演变而成,旨在测量人群相互信赖的意愿(Johnson,& Mislin, 2011)。
最初版本中,在实验中,被试者随机成为支付者(sender)和收取者(receiver)。
第一步:支付者得到实验室给予的10美金,此时他可以选择不赠与、或赠与任意数目的金额给收取者;
第二步:双方都被告知,实验室将给予收取者3倍数目的美金;
第三步:收取者可以根据自己手中的金额总数,选择赠与、或不赠与任意数目的金额回馈给支付者;
最后,实验结束,实验人员清点支付者及收取者手中拥有的美金。
通过这个实验,心理学家们得到了一系列关于信任的有意思的结论(Pogosyan,2017):
1. 有一种叫做后叶催产素的荷尔蒙,能够提升信任。
2. 当我们处在负面情绪中的时候,我们更少相信他人。
3. 我们会根据人们的吸引力来判断他们是否值得信任,比如他们和我们有多相像,他们的一些面部特征等。
4. 女性作为收到钱的一方,比男性更有可能作出互惠的、把钱还给对方的决定。
5. 遗传和基因对于人们信任他人,以及如何回应他人的信任都有影响。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信任的方式,其实也是通过许多自然发生的,或者人为设定的“信任考核场景”发生的。我们在和一个人的相处中,总会遇到一些时刻,对方在这些时刻中的选择和表现,决定了我们是否会信任ta。
迷思1: 越熟悉的人我们就会越信任
这一点关于信任的误解是显而易见的。
当我们对一个人不熟悉的时候,我们对ta的信任主要受到我们自身的气质特征(Disposition to Trust)影响。
有一些人信任他人的气质特征就很高,这些人或者具有“对人性的信念(Faith in Humanity)”,也就是说,他们天然假设他人常常是正直的、好心的、可靠的。或者,这些人具有“信任的立场(Trusting Stance)”,也就是说他们尽管不假设人性如何,但相信人们在受到信任的时候,事情的走向会更好,自己能获得更好的结果,他们选择信任作为一种人际策略。
所以在面对不熟悉的人的时候,有些人给出的信任水平本来就很高。
而随着我们对一个人了解的加深,我们就开始能够从1.能力 2.善良 3.正直诚实 4.可预测性/前后一致性 来给这个人作出评估,当评估结果不好的时候,这些天然倾向于相信他人的人,对这个被评估者的信任反而会降低。
但随着了解的更加加深,当我们对一个人的人格特质非常了解之后,我们由于如此了解对方,而能够对对方的行动产生高度的预测能力,此时我们对ta的信任又会有所回升,因为我们的恐惧感降低了,我们知道自己在应付什么,知道对方可以被赋予多少期待。
迷思2: 要想获得一个人的信任,我们可以通过在ta面前伪装出“更好”的样子来获得
这也是很多人对于信任的一个常见迷思。我们为了在某个人面前获得好的印象,在这个人面前就会做出许多印象管理的工作,而这种工作可能有利于两个人关系的破冰,却无法帮助信任的形成。
信任的形成,归根结底需要对方对你在1.能力 2.善良 3.正直诚实 4.可预测性/前后一致性 四个维度作出评估。当我们伪装地比自己“更好”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在实际考核我们的人际关系能力时,暴露出自己真实的水平和能力的不足;此时,正直诚实就会受到极大的考验。
并且,由于这种“更好”是竭力伪装的,我们总会在一些时候回归到自己本来的样子,此时前后一致性也受到了考验。
研究显示,我们更加信任前后一致的人,无论是前后一致的100分,还是前后一致的60分,一个人表现出来的稳定性让我们信任,同时让我们知道自己应该对这个人作出什么样的期待。时而100分时而60分且没有规律可言,给人们造成的不安全感会远远更高。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和一个人建立持久稳定的信任关系,真实地表现出自己,是一条必经之路。
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任关系?
信任可能是我能想到,唯一能够用来对抗无常的东西。信任是我们在人世间为数不多、能够抓住的恒常感。
我们的存在需要与他人连接,否则将陷入孤独和孤独造成的多种心理疾病中。而无论和谁,我们和他人的连接始终包含了另外一个灵魂在其中。我们没有读心术,无法知道对方的所思所想,我们的关系也总会面对一些黑暗的角落,在那其中,你无从得知也无从掌握。
而正是信任,让关系能够始终维系下去。是它给我们信心,让我们的关系能够始终突破猜疑、走过阴影。
而一旦信任关系真正形成,你会感受到可以用来对抗存在式孤独的陪伴感和安全感。从此你是被爱的,是不会被遗弃的。这种爱,可能是家庭中、亲密关系中,也可能是深厚的友谊。
要想形成信任,有且只有一个方法:通过考试。
只有让你们的关系,经历一些考核信任的情境,信任才会生成。没有任何其他方法可以带来信任,自我游说不行、他人的说服也不行。
信任是一种可能失去也可以重建的东西。重建的方法也是一样,建立考核信任的情境,考核对方。比如说,有一方出轨了,此时出轨者假使希望重建对方对自己的信任,需要一定程度让渡自己的边界,让对方能够有机会考核关系中的信任。比如让对方检查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等等。对方也可以提出一些要求,看出轨者的选择来做出自己的判断。
信任的最高状态,接近宗教式的信念。此时你不再需要情境的考验来验证它,不再需要外界的证据证明它。因为总有一些终极的状态,是你无法验证和经历的,此时,它变成了你自己的一个选择。
在这里我不希望你们混淆这种信念与盲目相信,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面对的,都是可以被情境检验的东西。你是否只是自欺欺人,不愿意真的让你们的关系经历考察,因为你害怕结果是不好的。你只需要让ta做选择,就可以通过选择经历信任的增加和失去。
而当你最终向拥抱信仰一样拥抱了你对一个人的终极信任的时候,你将不会再失去它,而拥有它本身已经是一种极大的回馈。
References
Johnson, N. D., & Mislin, A. (2011). Trust Game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32, 865-889.
McKnight, D. H., & Chervany, N. L. (1996). The meanings of trust.
Pogosyan,M. (2017). Who do you trust? Psychology Today.
Waytz, A. (2016). Friend or Foeo?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rust. Psychology Today.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我爱你,但我不相信你 | 你为什么必须学会“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