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学中,单配偶制是指某种动物不会在同一个时间与已有配偶之外的动物交配,针对我们人类而言,也就是这个星球上目前普遍实行的一夫一妻制。当然,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在研究不同动物关系时所指的单配偶制的定义各有所不同,所以有必要先明白该词在不同语境下所涉的不同定义。生物学家、生物人类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所指的单配偶制是指“性关系单配偶制”,而不“基因单配偶制”。
也就是说,从繁殖利益角度来说,交配本身可以看作是雄性将基因最大化传播的行为:针对同一个配偶会形成对精子的浪费——这在很多动物身上得到了验证。但由于人类有婚姻制度的约束,使得这个问题比动物要复杂很多。
本文从人类“后戏”的角度来分析配偶对于情感的满意度倒很有趣:你会发现,即便我们无法像研究草原鼠那样对人类展开实验研究,但在“贤者时间”中,你会选择倒头便睡或独处,还是和伴侣卿卿我我耳鬓厮磨?
分析故事或者剧本时,你可以将其叙述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起、承、转、合几个部分。性行为也差不多是这样一个过程。但不管是读一个故事还是发生性关系,我们通常关注的都是高潮部分,这个部分充满了张力,好比是描述算法中临界状态的大O符号(Big-O:用于描述函数渐进行为的数学符号,即用另一个函数来描述一个函数数量级的渐近上界,译者注)。性爱科普文中通常会对如何帮助伴侣达到高潮或如何更好地展开前戏给出建议,但很少谈及性行为结束后该怎么做。这挺令人遗憾的,因为最近的研究显示,性高潮之后的后戏是感情中绝大部分满足感的来源。
你可能听说过“余韵(afterglow)”这个词,其定义为性行为结束后的满足感和亲昵感。这种感觉让两个交欢后大汗淋漓的人不会忙着去冲澡,而是依然想要相互偎依缠绵在一起。最近,加拿大约克大学的心理学家艾米·缪斯(Amy Muise)研究发现,看似无聊且毫无情趣的“枕边风”反而能够让感情更持久。
缪斯致力于研究性行为对感情关系的影响,她和同事们一起研究了性行为中的哪个部分能够让人们感觉到与他们伴侣之间的联结更加密切。2014年发表在《性行为档案》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性行为后的“余韵”能够加深伴侣之间的联结。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性行为之后的后戏”持续时间从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而那些愿意花更多时间偎依在一起的伴侣们对感情的满意度也更高。
(www.ncbi.nlm.nih.gov/pubmed/24777441)
可能和你从经验丰富的“司机师傅”那儿听来的不一样,缪斯还发现,对于增进感情满意度来说,这种性后的余韵比前戏的时间或者性行为本身更加重要。“当你在看《Cosmo》或其他类似读物时,你会发现很多杂志都在告诉你如何进行前戏、延长性交时间、尝试不同体位等等。这些可能也算重要。”但当她的研究团队把性交后的亲热行为对感情的影响纳入他们的研究数据后,性行为本身给感情带来的满足感完全不值得一提。
草原鼠:在一雄一雌的配偶制中,雄性草原鼠有超过60%的时间会陪护在有幼崽的巢穴中。图源:Todd Ahern
性交后的满足感可能源于一种由感情产生的化学混合物,而我们对单配关系(一夫一妻制、一雄一雌制)在神经方面的了解来源于对一种不起眼的啮齿动物——草原鼠(prairie vole)——的研究。这种穴居动物生活在北美的草原上,有着圆圆的耳朵,和人的掌心差不多大。但与其他97%的动物不同的是,它们形成了一雄一雌的配偶制度。在过去的40多年里,这种特别的啮齿动物对于人类相爱及配对方面的重大发现有着巨大贡献。尽管草原鼠只是田鼠中为数不多仅与固定配偶交配的种类,但田鼠的英文单词“vole”刚好和“love”互为变位词(即相同字母异序词)也算是个奇妙的巧合。
图源:Yva Momatiuk/John Eastcott
在1992年,研究人员将一只雌性草原鼠和一只雄鼠放置在一起,令其共处至少24小时后,发现无论这两只草原鼠交配与否,这只雌鼠会对共处的雄鼠表现出较其他陌生雄鼠而言“更强烈的社会偏好”。如果草原鼠共处时间少于24小时并且不发生交配,它们之间则不会构成联结。但令情况反转的是,如果雌鼠和雄鼠共处6小时并发生交配,雌鼠会对其交配的雄鼠产生依恋的迹象。和人类一样,就算不发生性关系,草原鼠依旧可以对异性产生情感,但性行为可以让两者的关系更加稳固、发展更加迅速。
而这一次切都是源于脑内有近似药物作用的化学物质。在性行为的过程中,大脑中充斥着诸如多巴胺、催产素、睾酮和加压素这样的神经递质。每种神经递质都发挥着多重作用。尽管多巴胺往往和大脑的“奖赏系统”联系到一起(使得人对诸如吸毒、赌博、性交等能带来快感的行为变得上瘾),但它有着更加复杂的作用。
帕金森病的颤抖和四肢僵直症状,正是由于能产生多巴胺的神经细胞发生死亡而造成的。与其类似的是,注意障碍性多动症(ADHD)患者的多巴胺表达水平低下,这也正好解释了患者行为动机的减少和在相关环境下缺乏的注意力。而对于那些患有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TSD)的人来说,感到焦躁不安的时候,正是大脑中多巴胺泛滥的时候。当然,这些都和“爱”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性行为是加速刺激神经元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神经元释放大量的多巴胺、催产素及其他与交配和爱情相关的化学物质。
但是,由爱情引起的一系列应激症状——高度警觉、失眠、没胃口——却可以是令人愉快的。考虑到这些化学物质的功能都具有两面性,催产素(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拥抱荷尔蒙”)既能促进配对行为,但也会强化对负面社会经历的记忆。最早是在草原鼠中发现,性行为过程中释放的催产素使得草原鼠形成了一雄一雌的配偶制。当研究人员切断催产素的作用通路后,这些草原鼠的表现就和其他非单配制的田鼠亲种相差无几。在很多方面,与性和配对相关的化学物质告诉大脑,无论好坏,这个时刻都很重要,值得去关注。
巴西的神经学家马丁·波特纳(Martin Portner)在2008年的《科学美国人》上写道,要体验性高潮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刺激:“达到高潮,需要男性释放压抑,并完全进入放空的状态;而女性也需要控制大脑中思想和情感的多个区域不再运行。”只有夜晚黑色天幕下的烟火才会真的引人瞩目,而且相比于男性,女性感受到高潮带来的快感更加强烈。在2009年发布于《人脑地图》的一项研究发现,刺激生殖器会下调脑部抑制情绪反应的区域的功能活性;这个短暂的失活空隙并不意味着大脑的一片空白,并反而使得交配后的伴侣们可以放下防备来建立更深的联结。
(www.ncbi.nlm.nih.gov/pubmed/19219848)
神经生物学的学者拉里·杨。图片由拉里·杨本人提供
佐治亚州埃默里大学研究社会关系神经生物学的学者拉里·杨(Larry Young)说,“性是一种促进剂。” 杨对草原鼠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他将性描述为“神经细胞火力全开”,大量释放多巴胺、催产素以及其他与交配和爱情相关的化学物质。他说,“如果我带我妻子到餐厅用餐,餐桌上点着蜡烛、摆着鲜花,端来菜品美味可口,我保证她会分泌多巴胺和催产素。”之后,两人在餐厅约会中的对话肯定也会如屋檐上淅淅沥滴下的水滴般缠绵悱恻,“而性就是这种情景的放大。”
为了对性和情感联结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科学家给配对的草原鼠施加了无法想象的压力。研究者们想证明草原鼠真的是施行单配制,便在这种动物的栖息地附近设置陷阱,一对儿又一对儿地捕获草原鼠。其中出现了同一对儿草原鼠被反复捕到了很多次的情况,这对儿草原鼠在20周后依然在一起。
而在另一个让人悲伤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先让草原鼠们结成配偶,随后将雌鼠带离雄鼠身边。雄鼠随后变得萎靡不振,当需要在水里游泳时,悲伤的雄鼠会更快地放弃挣扎。只有不到20%的草原鼠会在失去配偶后再寻找新的配偶。经历过痛失所爱的人一定有过这样的感觉:失去所爱仿佛是做梦一般,而这种感觉会反复涌上心头。而这种失去的感觉让人变得无精打采,毫无生气。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69698/)
(www.ncbi.nlm.nih.gov/books/NBK97287/)
如果没有这些研究,我们可能不会发现类似催产素或者多巴胺一类的化学物,也不会知道这些在性行为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在性行为结束过后如何影响伴侣之间的感情。尽管研究者们已经在一些愿意参与研究的志愿者协助下,研究了人体对性的反应,但对感情关系进行神经生物学研究时,不可能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变量控制。
即便直接对人进行实验可行,但对悲痛背后的化学物质进行研究依然是困难的。对于草原鼠,我们可以进行很多操作,比如切断多巴胺的受体来观察这种情况对它们配对的影响,或者在一对草原鼠发展关系之前、之中和之后分别测定催产素的水平。而人类是不会允许自己和所爱之人的感情——从热烈追求到共度一生——发生在实验室里。
(www.nature.com/articles/nn1613)
图源:Esquire
杨说,无论是草原鼠还是人,单配制的动物已进化出可以将性的愉悦和交配对象的社会信息相结合的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在绝大多数的动物群体中,性并不被认为是一种社交经历。即使是人类社会中,最好色之徒也会将他们好的或者坏的性体验与他们上过床的人联系起来。但这不等同于爱。
性本身的奇妙和基于感情的裸露强化了伴侣们选择建立起来的联结。
图源:GETTY/STOCKSY
尽管在性行为的过程中或结束后的确会发生化学反应,但性爱后的余韵以及爱情本身相对更加复杂。杨解释道,人们早已知道多巴胺与那些能带来愉悦感的事情相关联,例如吃巧克力,进行性行为,搭乘过山车(如果你喜欢这种刺激项目的话)。但直到对草原鼠进行了研究人们才发现,大脑将配对过程也视为一种“奖赏”。这个领域的很多学者都将性视为生理刺激后的结果,但其实这个过程中,大脑里发生着更深层次的东西:欲望、兴奋、高潮以及爱。
尽管研究人员通过询问参与者和自己伴侣在一起的满意程度来调查性余韵的社会效应,但对其发生时大脑的状态研究则很少。非单配动物不会体验到性行为后的余韵,更不会花时间考虑他们的性伴侣。
关于性余韵现象最基本的一些方面已被研究并报道。例如,这种满足感会持续多长时间呢?在2017年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一项对新婚夫妇的研究发现,在性高潮中感受到的满足感会在性行为结束后持续48小时,而那些能强烈地体会到性带来“回味无穷”感觉的夫妻们能感受到的婚姻满足感也更高。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安德烈亚·梅尔泽是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他告诉我,他们将新婚夫妇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这些夫妻的性生活频率会更高,在我们对他们进行研究的14天周期内,更有希望捕捉到他们的性行为”。另外,她补充道,希望这些结果能转化到那些已经进入长期婚姻关系的夫妻。
(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956797617691361)
对于性余韵可以持续两天的事实,并不意味着所有想要建立长期关系的伴侣们需要每隔一天晚上就发生一次性关系来维持满足感。总的来说,性生活越丰富的伴侣们对自己的关系越满意。但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伴侣们被要求按照通常频率的两倍进行性生活时,伴侣们的幸福感会稍有减少。这个结果也并不出人意料,毕竟把性行为布置成任务,就好比建议“多吃花菜”或“一周去五次健身房”。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7268115001316)
随着多巴胺或催产素的分泌,这种给关系带来满足感的快感是在潜意识水平发生的。梅尔泽的研究中,并没有询问过这些夫妻在发生性关系时感受到的快乐程度,只是大体上问了问他们有没有进行性生活,以及对他们的关系总体感觉怎么样。“用通俗的话讲,有人或说:‘性交结束后30分钟我还是会觉得很爽。’”但对于有的人来说,并不会对这种感觉有很清楚的意识。
图源:Steemit
如果性余韵的真正效应不仅是性交后搂抱依偎而分泌内啡肽激素产生的快感,其实也是对可以持续好几天的满足感的留念,那么,为了达到高潮而忽略性交后余韵的泛滥也就不奇怪了。
性高潮带来的是不容错过的即刻快感,至少对于男性来说是这样的,并且也伴随着汹涌的愉悦感。有人曾说:“‘给伴侣带来高潮体验’是一个清晰的、可实现的目标。”而在性交后留恋之前的快感并建立相互联结以促进所谓的长期满足感,这个时间成本是不清楚的。
尽管性可以通过触发大脑中的化学物质来帮助人们开启一段关系,但人类伴侣之间成功的感情,不是仅仅通过良好的性生活实现的。
至少对人类来说,性余韵的效应不仅仅是由性高潮带来的,也是因为性本身的奇妙和基于感情的裸露。“性包含着一定程度的脆弱,”缪斯说道,“你的伴侣不仅仅是在审视你的身体,同时也在洞察你的一些诸如个人喜好的私密之事。”即使在长期的感情关系中,自我暴露依旧是有风险的。但她补充道,性的过程中有很多机会。能够面对对方完成生理和精神上自我裸露的伴侣们对感情的满意度更高。尽管一些其他形式的肉体亲密如牵手、沙发上拥抱,对于感情很重要,但是对于单配制的感情来说,性对于建立单配关系的伴侣们来说是特殊的肉体亲密方式,并强化了伴侣们选择建立起来的联结。
尽管对于人类来说,性可以通过触发大脑中的化学物质来帮助人们开启一段关系,但人类伴侣之间成功的感情不是仅仅通过良好的性生活实现的。很多建立单配关系的人们承认,他们对于自己的伴侣有很多要求,想要从伴侣身上得到支持、理解、快乐,而这些是在体验性余韵过程中感受到的最重要的需求。正如非单配制动物让我们了解到的一样,想再次发生性关系和想要努力建立一段感情不是一样的。
从心理学和化学水平上来看,性行为的张力和性本身都是非常强有力的体验,并且值得被记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我们的感情陷入厌倦期时,我们反复地想要去弥补或是重燃性爱的烈火。但就像一本超棒的书有了个超烂的结尾一样,是伴侣在性行为结束后的感受决定了他们对另一半的感觉,而不是达到性高潮的次数。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利维坦):“性余韵”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