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余生很长,兜兜转转,你一定要相信:世界这么大,你总会遇到一个人恰如其分地适合你,不用刻意迁就,不用委曲求全,而是可以有话直说,可以任性撒娇。你们相爱,并且默契。
《爱在黎明破晓前》
这是发生在旅途中的一段爱情,它没有纠葛,没有反转,几乎全程都是男女主在聊天,在走路,但却被十几万网友给出了五星的满分好评。
很多人说:这才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甚至有网友去电影中的拍摄地维也纳朝圣——尤其是电影中那家唱片店和咖啡馆。
建议直接点播放时 点击关闭弹幕
故事开始于一列开往巴黎的火车,法国女孩 赛琳娜 由于无法忍受旁边夫妻的争吵,换到了另一处座位。
坐在对面的美国青年 杰西 被这个单纯不做作的女孩吸引住了,
他随便找了个话题,向 赛琳娜 搭起了讪。
两人意外地聊得很投机。
聊得正欢,列车抵达了维也纳。两个人都依依不舍。这时,杰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邀请赛琳娜一起游览维也纳—— 在明天早上九点半之前。
设想一下:
10年,20年之后,你结婚之后
你的婚姻失去了曾经有过的活力
你开始责备你的丈夫
你回想你一生中曾遇见过的所有男人
设想嫁给他们中的一个会发生什么
我就是其中之一,
就是我
就当这是个时空旅行
来到现在,看看你当时错过了什么
那会有极大的帮助,
你会发现并未错过任何东西
我只是个和他一样的失败者,
缺乏目标,无所事事
你做了正确的选择,为此而开心
赛琳娜被说服,
和杰西一起下了车。
他们来到了一家唱片店——
引无数网友“朝圣”的唱片店
一处墓地
一座地标建筑,维也纳摩天轮
一座教堂。
在河畔,他们遇到了一个诗人。诗人用蹩脚的英语表示想和两个人做个交易——他们随便说个词,自己写一首包括这个词的诗,如果两人认为写得不错,就随意打赏一些钱。两人商量一下,给出了“奶昔”这个词。
诗人给出了这样的诗句:
浸入白日梦中的幻觉
眨动了密长的睫毛
噢,亲爱的,滑过你美丽的脸庞
在我的酒杯里注入一滴清泪
凝视你纯净的双眸
了然了你是我生命的意义
仿佛奶昔在蛋糕的甜美中交融
我像那恍惚中浮现的天使
在梦幻中游弋飘荡
怎忍再看你芳心百转
却如何才能两情相悦
不知晓我来自何方
更不知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
只管拥抱生活
就象溪流终要汇江河
迤逦而下
随波逐流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本该如此
可知我心
终知我心?
在咖啡厅,他们用假装给朋友打电话的方式,向对方委婉的表达好感。
我喜欢我望向别处时,
他落在我身上的目光
在酒吧,
杰西向老板要来一瓶红酒,
而赛琳娜 则趁机偷走了 两个酒杯。
他们喝完酒躺在草地上。
夜深人静,气氛逐渐暧昧了起来……
你不想再见到我?
不,我当然想
如果现在有人让我选择
永远不再见你还是娶你
我会选择娶你
也许这是所谓的浪漫过头
但有的人结婚的理由比这更少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和着古典钢琴的唯美声音。他们再次来到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前面的广场。不久之后,两人就将各奔东西…
赛琳娜说:
自己彻底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就会爱上他
他怎样梳理头发
哪一天穿什么衬衣
什么场合他会说什么故事……
分别的火车旁,两个人紧紧相拥,迟迟不肯分开。终于,他们互相坦白,那些“不再见面”“祝你好运”的鬼话都是骗人的。于是两人匆匆约定好,六个月后 在这里再次见面……
《爱在黎明破晓前》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伊桑·霍克、朱莉·德尔佩主演的爱情片与同班主创的另外两部《爱在日落黄昏前》《爱在午夜降临前》一起构成了“爱在三部曲”,三部影片全部入围豆瓣TOP250。
在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前》,片尾感谢了一个叫做 “艾米-赖豪普特” 的女士,有资料说,这来自于导演林克莱特的真实经历。在29岁那年,他在费城遇见了一个20岁的叫做艾米的女孩,他们聊艺术,聊电影,聊科学,从午夜聊到清晨六点,如同电影里的一样,度过了美好的一夜。
“从午夜直到凌晨六点,四处闲逛、调情、做着那些你现在永远不会去做的事、聊所有东西”。
虽然他们后来没有在一起,但林克莱特之后就想着要把这段经历拍成电影。但可惜的是,艾米后来没有机会看到这部影片,就因为车祸去世了。
和一般电影不同的是,影片并没有纠葛的剧情或者奇妙的反转,全片两位主角都在对话。而他们所说的话,大多数看起来似乎是与恋爱主题毫无关系的,对人生、对社会事件的看法,比较琐碎。照理来说,这应该是一部无聊到极点的影片。但实际上的观影体验却相当奇妙。虽然影片的节奏比较慢,但实际上电影是很容易一遍看下来的。导演似乎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可以持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银幕上,实在是非常不简单。
影片导演与主演在片场
实际上,林克莱特 凭此片获得了第45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而仔细分析 ,就会发现,这个最佳导演的奖项实至名归。让我们细细说来——对影视比较熟悉的朋友应该知道,对话的场景是比较难拍的,因为镜头非常容易重复。而本片导演为了不让画面单调无聊,采用了各种手法,比如场景色调的切换。
又比如让人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变化:走路并排或是前后,两人走走停停的变化。走路时,常常采用长镜头,而停下时,则采用正反打。还有两人手里拿的东西的变化,比如啤酒等。又或者是场景中室内和室外的交替出现。甚至包括一天之内的表示时间的明暗变化,以及人物的姿势变化:站着、走着、坐着,甚至躺着。
将这些看似寻常的不同点,进行精巧的搭配与组合,才最终达到影片的效果。在之前我们聊过的《十二怒汉》中,它的局限是场景局限。而《爱在黎明破晓前》,是属于人物局限比较大。两部影片都是利用了非常多的技巧来达成画面的变化。
这些在一般观众看来习以为常的东西,其实是被导演精心设计过的。否则,如果只是单纯一个摄像机拍两个人的对白,应该5分钟就看不下去了。
导演的用心其实并不只在画面上。
因为剧本几乎用了和画面一样的心思。
虽然两人对话的话题天马行空,但是故事的节奏是非常有规律的,比如
影片第15分钟前,两人在火车上,相识并具有了较好的第一印象;
15分钟下火车,两人在唱片店一起听唱片,渐生好感,
30分钟前后,两人在摩天轮上第一次接吻,之后进入了相处阶段,开始在话题中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45分钟左右,在河边,两人产生了第一次争执。然后两人继续讨论,似乎都发现了彼此身上自己并不喜欢的缺点,他们甚至讨论到了男女性别之间的对立,让人感觉这个美好的相遇夜晚,似乎就要终结在这无可避免的分歧中。
但就在这时,女主进行了一段独白,她说“如果世上有什么奇迹,一定是尽力理解某个人,并与之同甘共苦,尽管这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可谁真正在乎呢?答案一定是在尝试之中”。而这正好是影片60分钟的时候。
争吵的两人因为这句话,决定尽力去理解对方,在“不可能”中尝试,这样的努力让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又紧密了起来。
在75分钟,他们谈及了第二天将要分别,也为最后的告别埋下了一个伏笔。
在90分钟,两人发生了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说她在下火车的时候就已经打算和男主滚床单,这个时候的决定是以激情和欲望为主导的。但经过一天的相处之后,她却“拿不定主意”,以此表明了他们此时已经真心相爱,并非一时激情。
影片最后,两人依依不舍、告别,并约定六个月后再见。
这其中所包括的剧情波澜其实非常范式。
所以也就是说,虽然看起来台词都是天马行空的对白,但实际上这是一篇仔细规划过的,符合戏剧规律的剧本。冲突的构建和解决都是典型的,只是它隐藏在观众所能看到的线索的里面,需要发掘才行。当了解到这些后,是不是对导演肃然起敬?
从影片的主题(或者意义)来看,导演花心思拍这样一部影片,又是为了什么呢?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虽然影片故事表面讲的是两个人一天之内爱上了对方,发生关系后又离开。
但实际上却是寓意了一段情侣恋爱的过程。也即是把平时人们一段很长的恋爱过程,浓缩到了一天的时间。
从一开始美好的第一印象,到互有好感,渐生情愫,又到几乎是必然的观点分歧,发现彼此的不完美,甚至是吵架与拌嘴,还有在这样的对立之后,两人决定在艰难中尽力彼此理解,并同甘共苦,然后将彼此之间的关系从喜欢升华到爱,甚至到最后的离别……
电影用一天的时间,讲述了一段爱情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对于有过恋爱经历的人来说,看到后可能会有很多共鸣和感慨。因为这些都是非常熟悉,几乎必然的经历。
只是,每段感情最后停留的阶段是不一样的。影片中两人在咖啡馆假装打电话的时候,导演给了几组不同人物的镜头,他们正是在相恋的不同阶段。
恋爱是一步一步往前进的,而可惜的是,太多人在之前的阶段便停下了脚步,比如刚开始认识有了好的第一印象,就激情一夜后永不再见。又或者是在两人逐渐了解产生分歧后,没有足够的爱和勇气坚持下来相互理解,从而不欢而散。当然还有的人没开始恋爱,依旧在等待另一半的出现。
这样看来,杰西和赛琳娜的关系实在是让人非常羡慕。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毫无保留的交流对事物的看法,爱上了最真实的彼此。能走到最后一步,实在是很感慨。
影片最后,两人曾经走过的地方再次出现。同样的景物,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太一样了。景物还是那些景物,只是没有了相爱的人,这一切就仿佛失去了魔力一般。没有爱,风景也变得不是那么好看了。
这样说来,尽管维也纳很美,但在黎明破晓前,相爱的人才是让它变得更美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