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余生很长,兜兜转转,你一定要相信:世界这么大,你总会遇到一个人恰如其分地适合你,不用刻意迁就,不用委曲求全,而是可以有话直说,可以任性撒娇。你们相爱,并且默契。
《爱在日落黄昏时》
时间来到九年后… …
我们常有这样一种体验:在清晨时做了一个美梦,眼前之景如梦似真,却被枕边的闹钟、窗外的鸟鸣、或者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给唤醒,但是你的脑海中困意犹然。于是你躺回刚才的位置,摆出一样的姿势,闭上眼,期待着被迫中止的梦境重新降临。
可是,断掉的梦真的还能够继续吗?
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是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 “爱在” 三部曲之一,讲述的是九年后,当年匆匆相遇又分离的美国青年 杰西 与法国女郎 赛琳娜 在巴黎重逢的故事。
九年后的巴黎,当年的青年 杰西 已经成为了一名畅销书作家,他的成名作正是脱胎于他与 赛琳娜 相遇的故事。他在读者见面会中讲着自己对未来作品的构想,却忽然看到站在书店一角的赛琳娜。原来,她在宣传栏上看到了杰西的照片,于是专程赶来。
分别了九年的两个人终于在此重逢。
这一次,杰西依然要坐飞机回美国,距离登机只剩下几个小时了。
杰西邀请赛琳娜去喝杯咖啡,两人在街头随意地走着,仿佛当年游览维也纳的经历重新上演。
9年前维也纳的那个约定——六个月后在这里再次见面。
他们赴约了吗?
赛琳娜说,他们约定见面的那天,恰好是祖母的葬礼,因此没有赴约。杰西欲言又止地看着她。虽然赛琳娜没有现身,但是他却去了那里。
九年的时光改变了两人的容貌,也无可避免地增添了疏离感,咖啡桌上的话题始终徘徊在生活见闻之间。
一杯咖啡喝完,杰西提议,在回美国前好好逛逛巴黎。两人步入了一个公园,杰西说如果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他一定不再聊那些故作矜持的东西,而是抓紧时间和赛琳娜“相处”。
一番兜兜转转,两人终于聊起了各自的感情生活。杰西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而萨琳娜也有了一个战地记者男友,只不过聚少离多。
在游船上,聊起当初的错过,杰西认为,如果俩人如约见面的话,一定会有一段美好的经历,而塞林娜则持相反的意见。她猜两人可能会发展成互相憎恨对方。
两个人对待感情的态度是如此的不同。杰西说,自己在结婚前一直想念赛琳娜,甚至曾经出现过幻觉:在百老汇和十三街的交叉口见到过赛琳娜。而赛琳娜说:我曾经住在百老汇和十一街的交汇处。
在车里,赛琳娜说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会真正开心,即使一个人,也比坐在爱人身边却感到寂寞好很多。赛琳娜指责杰西,因为他那本小说,想起了陈年往事。曾经的赛琳娜也真正浪漫过,而她现在,已经不相信爱情了。
杰西笑了下,说自己也过得不怎么样。他的婚姻并不顺利,还曾经梦见过赛琳娜出现在他的梦里,场景是那么的逼真,以至于他醒来后又是那么的失落。纵使没有直说,他们两人都仍然深深地挂念着对方。
车子抵达了赛琳娜的住处,杰西跟着赛琳娜上了楼,希望能让赛琳娜为他唱首歌。日落时分,夕阳的余晖将房间镀上了温馨的颜色,赛琳娜慵懒而深情的歌声与吉他的伴奏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好像时间也在这一刻停止。
杰西坐在沙发上,看着眼前的一切,
终于在赛琳娜最后一次提醒他将要错过回美国的班机时,
说出了那句他早就知道却又回避已久的答案。
他微笑着回答道:“我知道。”
《爱在日落黄昏时》拍摄于2004年,距离上一部《爱在黎明破晓前》,刚好是9年,与现实时间相对应,影片中故事的时间线也刚刚好是过去了9年。于是,我们得以在影片中看到非常清晰的岁月痕迹:比如男主 伊桑霍克 额头上的皱纹,女主 朱莉德尔佩 更深的眼眶。所以,当他们九年以后在巴黎再次重逢的时候,已不再是当年青春靓丽的模样,这让观众非常感慨。
而影片这种相隔九年的特别拍摄形式,让电影的拍摄,成为了一个故事之外的故事,从而有了一种行为艺术的浪漫感觉,三部曲系列的下一部《爱在午夜降临前》,也是在9年以后由同样的两位主演拍摄的。
关于本片的剧情,我们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婚姻中的男女应该忠于自己的配偶,去爱她/他。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动作。片中男主在有妻子的情况下与女主调情,是不应该的,也请大家不要模仿。
一件艺术作品表达的是人类情感的一些火花,这些火花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也有可能有些人认为对,有些人认为错,也可能作者明白是错,但因为值得表现,所以表现出来。所以,看这一类的艺术作品时,比较好的欣赏方法是了解情节,不要太过苛责,在共情中收获感动即可。
影片在剧本写作上仍然维持了之前的精巧规划。比如:
10分钟时,两人互相询问是否有赴约,
30分钟时,两人讨论是否记得发生了关系,
45分钟时,他们讨论了军人没有炸掉巴黎圣母院的故事(这实际上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点,后面会说)
60分钟时,他们在车上哭诉自己为错过而感到的遗憾,
75分钟时,男主终于决定不去赶飞机了。
同上一部一样,这都是隐藏在台词背后,真正的戏剧结构。那么这个结构是为了向观众表达什么呢?第一部作品,用男女主的一个晚上讲述了两个人相爱所需要经历的阶段,那么这部影片是不是想要说出轨要经历的阶段呢?显然不是。
如果影片要讲一个出轨的故事,那么编剧应该让杰西在是否要出轨之间犹豫,也即,在责任和情感之间纠结,这样才符合戏剧张力的需要。但实际上,他原本的婚姻在影片里被描述得貌合神离,而杰西本人并没有太多的纠结。
在车上的时候,男主比较鲜明地说,在责任和自己的愿望之间,他选择了愿望。他大约想要说的是,人生中有些事情,一旦错过就太遗憾,是值得牺牲很多去争取的。
那么主题会是这个吗?
我们来看一下中间那一段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最后一个士兵只要按下按钮,就会完成任务,但那样的话,巴黎圣母院这么美好的存在也就永远消失了。
我听过一个故事
说的是占领巴黎的德军撤退的时候
他们在巴黎圣母院埋了很多炸药
最后得留一个人来按爆破的按钮
但那个士兵却下不了手
他呆呆的坐着,
惊叹这个地方的美妙
再联想到,最后男主决定留下来之前,他看到了墙上一张女主和祖母的合影。
影片用了一个专门的镜头来表现照片内容。女主说:他的祖母已经过世了,她们在当时如果没有拍下这张照片,那么今天也就不能再看到她了。于是,虽然两人在中间都问过彼此很多次,是不是应该要离开了,应该要走了,但最后,男主静静地坐在那里,错过了班机。他明白,自己已经错过了对方9年,不能再错过了。
电影的名字叫做Before Sunset,虽然是和第一部Before Sunrise一脉相承,但表达的含义却不只是在表面的故事外壳上了。在巴黎的黄昏中,太阳是如此的美,如果不在它落下以前把握住的话,那么很可能就永远错过了。如同巴黎圣母院可能真的被炸毁,祖母可能无法留下照片,在这里重逢的两人,可能再次因为错过而度过漫长、令人遗憾的岁月。
导演采用了这样一种不太寻常的故事手法,实际上所说的是这个有花堪折直须折的主题,彼此的爱情是如此美丽,但错过这个美丽的代价,可能是继续浑浑噩噩的下半生。
所以,抓住真正的美丽,即使已经错过了最美好的上午,再次遇到时已是黄昏,那也应该留住它,在日落之前。(注:此处为作品表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