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简史:我们落后了整整一个量子物理的年代
就客观而言,我们确实活在人类史上科技最为先进的年代,但矛盾的一面是,我们似乎又同时处在“缺陷思维”最为高产的时代:

阅读时间是可以按“字数”估算出来的(过度简化谬误)
知识是可以“压缩着”学的(认识论谬误)
技能是可以“速成”的(违背生物学原理)
整体是可以拆分成局部孤立解决的(还原论谬误)
过去的精确计算是可以“预测”未来的(因果谬误)
成功(案例)是可以提炼出“理论”,还可以“复制”的(归纳谬误)
……

当谬论发生在稚气未脱的孩童身上时,我们可能会觉得很可爱,说教下即可;
但当谬论拥有如此广大的群众基础,尤其是还蔓延于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时,却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

这已经不是“社会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孤立的学科知识能够简单解释、解决的问题。
比如《影响力》、“批判性思考”等相关著作都对“缺陷思维”有诸多评述,然而,却没有从根源上解释。

上述诸多“缺陷思维”,确实值得我们花大量的精力从更底层、更多元化交叉学科的综合视角来寻求本质问题,从而釜底抽薪。

下面,我将综合借鉴人类学、生物心理学、文化演进、量子物理、混沌理论、复杂性理论、科学哲学等宏观的历史演化视角来寻找答案,而我相信,自己已经初步找到了导致上述“严重思维缺陷”的本源了。

一、人类思维的原始局限性:控制感愿景

慢着,在我寻求答案之前,或许一些读者会提出质疑:李少加你凭啥说上述思维思想是有缺陷的?

比如,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成功了,难道不是因为他既懂研发技术又深谙互联网社交之道,准确预测到“社交2.0”的形态了么?那如果小扎整理出一套社交产品的成功论,难度不是靠谱的理论么?

从结果上来说,没错,小扎成功了。但是,他成功的“原因”却被过度简化了。
比如,他或许只是恶作剧“恰巧”戳中了一群用户的需求,而且“恰巧”的被早期投资人相中,“恰巧”迎合了当时美国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请注意,这一系列的“恰巧”是不可再现的。
换句话说,无论小扎的“成功方法论”多么真诚,多么童叟无欺,但是,缺乏那些“恰巧”,它是不会成立的。
*这背后是归纳主义谬误

就好比一个人,不小心掉进河里,胡乱挣扎着恰巧学会了狗爬式游泳。事后,此人宣称找到了一种速成的游泳方法论:往河里跳。你信么?
我们都会觉得这个很荒谬,但深层本质上,上述成功论跟这个荒谬的故事是一样的。

无论是比尔盖茨、李嘉诚、马云、雷军还是众多的“企业明星”,在大众广为流传的“成功故事”背后都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因素。

事实上,我还可以举出大量的“真实事例”来反驳那些成功人士的成功方法论并不靠谱。

但如果我以“案例”来说服各位,这不就犯了跟其他“讲故事”的“专家”以“情绪说服人”而不是“以理服人”一样的错误了么?、

问题的更底层根源在于:为什么“直观故事”更容易让人信服?这背后的心理……不,确切的说应该是生理、文化基础到底是什么?

一旦我们能够解开这个大谜题,我们就能够从根本上从各种“形形色色眼花缭乱”的思维陷阱中挣脱出来——从而获得“智慧”。

要揭开这个谜题,我们首先要从人类思维(或者说是智能)的起源谈起: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即知道自己与别人、与外界环境彼此独立的察觉。通常婴儿要2岁多才具有。

人类作为少数具有“自我意识”的物种,自然具有寻求“控制感”的生命本能。
这里我强烈建议你质疑下:
为何拥有“自我意识”就会需要“控制感”呢?

我们不妨逆向假设下,如果我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又完全无法控制自身,那会怎样?

比如,明明想砍倒一棵树,但就是忍不住拿着斧头朝着路人砍;又或者,风吹树摇,却总是忍不住觉得树是在跟自己说话……诸如此类,久而久之会怎样?

任何个体都会处于精神破裂状态啊!

所以,作为一个健康的人类个体,必然需要寻求“控制感”,否则就会产生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症状,更别提发展先进的“智慧”了。

这里按下暂停键强调下:“寻求控制感”是我们人类的最底层本能之一。

这就是为何,对于类似扎克伯格那样的创业故事,上面的“可控制”版本:
创始人“有勇有谋、精准预测、按部就班实施”最终获得成功。

与另一个“真实”版本:
创始人虽然努力机智,但更重要是在恰当时候踩到狗屎运。

两者相比,“可控制”版本更吸引人,也更容易让人信服。

根本原因就在于,“可控制”版本的故事更满足人们寻求控制感的主观愿景,于是,我们选择用那个故事说服自己。(这段黑体字值得默读三遍)

二、人类思维的原始局限性:感官体验引发的直观思维

那么,除了与生俱来的“寻求控制感”之外,我们人类思维中还存在哪些“本能局限性”么?
“本能局限性”……这是个委婉的说法,其实就是本能缺陷,我们就大方承认它好了。
这个缺陷就是,未经训练的思维只能够想象“感官可见”的直观事物。

举个例子,让我们想象一个三维空间,毫无障碍,一个立方几何体嘛,现实中到处都有。
但如果是想象一个四维空间呢?多数人都懵了。
或许我们能理解四维,但想象它的直观“样貌”却异常困难。

又比如,想象一只活着的猫很容易,但如果让你想象一只既是活着又是死了的猫呢?(量子物理的著名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
类似道理,如果一个答案既是对的又是错的,我们也很难理解。
但是,真实世界确实跟我们的直观视野看到的世界不同,下面会详细说明

是的,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又一个与生俱来的原始思维缺陷:
我们很难想象(也很不喜欢)感官体验之外的事物,我们姑且称之为“直观思维”。

那么,我们不妨从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视角来观察下,这两种原始底层的本能为何最终会衍生出越来越多种类繁多的缺陷思维。

三、思维的演进史:从神灵崇拜、到人定胜天、到后现代主义

我们再看回“强烈寻求控制感”的原始本能。

在17世纪的科技革命之前,在漫长人类文明史中,人类真正能控制的自然事物极其有限。

那么,面对天灾人祸等各种变幻无常的“失控感”时,怎么办呢?总不能让自己精神分裂退化成没有自我意识的动物吧。

老祖宗们到底拥有卓越不凡的想象力(此时还停留在直观想象阶段),愣是想象出了一种居住于苍穹之上的“神”,进而填补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失控及无奈。
即,但凡是控制不了的事件,都可以通过“神的谕旨”(无论是触怒天威还是上苍赐予的历练),这个放诸四海皆有效的“理论”来解释。

然而必须肯定一点,这些带着神秘色彩的宗教信仰(想象共同体),在相当漫长的时期内,得以集结海量人力物力完成不少丰功伟业(虽然动机可能是统治者为了取悦妹纸)……就结果上来说,在推动人类文明进展方面,功大于过。

大体而言,主流的神灵崇拜思想一直主导着人类文明(古希腊文明及其他文明古国都曾短暂涌现批判进步思潮但没能延续)。

直到1686年4月28日,牛顿向伦敦皇家学会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其中包含牛顿力学体系),这是现代的标志性日子——自此以后,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础为之震撼:

思维简史:我们落后了整整一个量子物理的年代

以牛顿力学体系为基础的工业革命让人类几乎获得了“神力”。世界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温顺的小宠物,人类可以肆意操控。
工业革命在改造大自然方面的“成功”让全世界顿时沸腾起来了!这不是有海量的证据为牛顿世界观的“绝对真理”打下基础嘛!

以至于18世纪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曾经如此感慨:“牛顿是迄今为止最幸运的人,全宇宙只有一条定律,被牛顿发现了。”

我们不难想象,牛顿体系隐含的对世界的哲学假设:
世界是简单、可预测的、可控制的(通过力学原理),这种世界观开始成为西方科学、理智思想的主导。

换句话说,在牛顿的世界中,只要理解一个系统的过去状况,就能够精确计算出它的未来状况,因此世界也是高度可控制的,而任何改变都是不受欢迎的(注意,这就隐含着对创造力、对“不确定性因素”的排斥)。

至此,我们的两种主流原始本能:
直观思维、控制感渐渐地演化成了两种看似更可靠的底层缺陷思维:线性思维、二分法思维,它们在工业革命“成功改造自然的事实证明下”得以确认。
*线性思维:即看问题停留在表面抽象而不是本质上,以这种认识作为出发点,片面、单向、单维度的看问题,缺乏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思想。
*二分法:即认为凡事“非对即错”,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声明:事实上少数古人先贤具备类似现代的先进思维,只是没有普及。

因此,牛顿世界观背后的“指导思想”被引入现代教育领域中就完全不足为奇了。
不过,这不是历史,这些缺陷思想几乎原原本本的完美呈现于我们小时候学习的课程教材中,据了解,时至今日的孩子们也依然还在沿用!

到这里,我们可以按下阅读暂停键。
我们回顾及反思下,为何根深蒂固的线性思维、二分法为何难以拔掉?

主要基于下述三个互相强化的原因:
它背后的理论基础牛顿力学体系取得了巨大“成功”,貌似提供了事实证明;
它符合人类的直观思维、控制感需求的主观愿景,即,人们愿意相信它,愿意被它说服(这一点尤其重要);
这些思想被进一步落实到教育领域中,进一步在脑海深处巩固强化,毕竟人类很难质疑从小就坚信的“真理”。

但是,牛顿的范式真的是理解世界的真理么?

哪怕不以我们21世纪的眼光来看,早在19、20世纪就发现了各种大问题:
政治问题、经济危机、生态危机、阶级意识形态对立……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暴露出各种各样难以调和的矛盾,甚至愈演愈烈。

问题显然出在牛顿体系对世界的理解上,它存在重大错漏。
但具体问题出在哪,当时的人们搞不明白……其实当代绝大多数人也搞不明白,或者说,从来就没去思考过。

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等诸多理论物理学家们为代表的科学家,他们在量子物理的领域中找到了对世界的更好解释(更接近真实世界)

思维简史:我们落后了整整一个量子物理的年代

即,世界的本质与我们的直观思维“看”到的世界非常不同:
宇宙不是单一,而是多重的;
世界是复杂混沌、动态恒变(即量变引起的质变是完全无法预测的);
世界相互交织(即不是非对即错的二分法)、难以预测的;
世界不存在客观时间(即过去、现在、未来),时间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主观感受。

量子物理隐含的世界解释又被称为后现代主义世界观

什么?这些是什么鬼?好像跟我们“常识”理解的世界完全不同啊。
PS:我曾尝试跟我爸解释量子多重宇宙的观点,结果他很担心我脑子是不是书看多被烧坏了。
这正是后现代主义世界观难以普及的一个缩影,与我们的感官看到的世界太相悖了。

由于文化的严重滞后性,量子物理自提出以后,过了将近半个世纪,才开始在其他知识领域反映出来(比如医学、生态学、金融经济学)。
然而,依然有许多科学家只是把它当工具使用(比牛顿力学更精准),但不承认它所解释的全新世界观,颇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

至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则更不用说了。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教育领域,时至今日(2017年)我们的主流思想依然停留在牛顿体系的范式中!

我认为,造成这种滞后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后现代主义世界观跟我们的直观思维、寻求控制感的主观愿景相悖。
看上去匪夷所思,人们非常不喜欢,不愿意说服自己接受。

譬如,小时候,我们总是:
听老师的话,按部就班的做指定作业,就能考出好成绩。

我们看下这个“学校真理”:结果是可以预测的,过程可以控制的,线性化的,答案只有一个(二分法),只要找到了那个答案,就“成功了”,很简单。

这就不难理解长大后我们会毫不犹豫的认为(这是绝绝大多数人的思维):
听专家权威的话,按部就班的工作、择业,就能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

这依然沿袭了线性思维、二分法,这些是我们主观期待的,也是导致我们容易被操控的原因,因为专家说出了你想要的答案。

但李少加告诉你,社会法则的本质是:
你可以有很多方式取得“成功”,但每一条路径都没有什么可借鉴;
你需要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去创造、去享受(估计很多人很难觉得是享受)这个过程;但没有任何人可以(像学校那样)保证你能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

类似这种“真相”,我想多数人既不喜欢,也不愿接受。

但那又如何,只要它是更为进步的,更为准确的,虽然我们不是很喜欢,但至少遵循”后现代主义世界观“能比我们喜欢的线性思维、二分法更大概率取得世俗意义的成功。

四、牛顿世界观并非面对世界的合理解释

然而,幸福总是来之不易,智慧普及更是曲折多磨。历史反反复复上演了太多线性思维、机械二分法造成的悲剧:

比如,在政治上,前苏联的集权、中心化、自上而下的管理,最终造成了经济、政权体制的崩溃,对周边国家造成了诸多不可逆转的伤害,也造成了自身的解体……(至于纳碎主义、两次世界大战就更不用说了)

又比如,在经济上,西方经济学光是强调经济本身,竭力排除政治影响力,基于理性经济人的视野线性孤立看问题,怎么可能胜任真实现实的挑战呢,也不怪乎会存在周期性金融危机问题了……

再比如,在市场领域,简单的“供-需”理论始终主导资金流向、大企业的战略目标,以互联网为例,用户当下“表现出”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从来不花精力去思考用户实质需要什么,用户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最好的是什么(缺失互动、关系化的全局思维)。
PS:所谓的大数据推荐算法也很荒唐,脱离人性(创造力)本身,而从行为去分析数据……只是一种包装的更漂亮的简单机械论罢了。

在企业管理领域,以单一维度指标作为目标,盲目追求效率,盲目听信成功者经验(文章开头谈的事例已充分解释其中的荒谬性)也比比皆是……
至于当今市面上大量的“畅销书”、“所谓干货”……那些浅显错误的论点更是多的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不清。

类似的,比如个人职业规划,绝大多数人也仅考虑当下什么行业火,什么薪酬高,就学什么,全然不顾个人特质(忽略人性),也不考虑市场饱和度,非线性变化等等……

甚至,在人际关系上,二分法也极易让人与人之间产生敌对情绪(非敌即友)。

基本上,认知心理学上提到到数百种认知偏差(例如常见的幸存者偏差、完美主义解决方案谬误、归纳谬误),我们都可以从线性思维、二分法上找到源头。

我们再看一个典型的正面例子:人体的生理构造,就是基于”后现代主义世界观”运作的。

我们的绝大多数器官都处于“半自治状态”,而不是由大脑意识直接控制。
比如心脏的跳动、呼吸、肌肉细节的拉扯,就连不少思想意识操控方面也是通过“情绪”这种方式间接的实现……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身体运作像前苏联一样,由大脑集权运作会怎样?
很可能控制嘴巴吃个饭所消耗的能量比获得的营养还多——大脑会因为过于“笨重”而失去进化优势。

这就是为何,除了少数接受过科学思维训练的人,多数人的思维仅停留在表象,总是抓不住问题的本质,而且很容易被人操控。
顺带一提,科学家群体就通常是跟非直观世界打交道。
比如,我们或许会认为天文学家的工作就是天天拿着天文望远镜看星星看月亮,其实他们天天看的都是印在白纸上的各种从遥远星系发出的脉冲信号……

五、下一步:以“后现代主义世界观”重新出发

目前,本文已经从宏观的人文历史视角寻求解释,初步论证清楚了:蔓延于各行各业的“错误”就像潮起潮落、四季更迭一般自然。

然,所有的错误都不可避免,但所有的错误都可以得到解释,然而我们要的绝不仅限于此。
我们需要在彻底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地瓦解掉根深蒂固的“狭隘”的思维模式。而后,以“后现代主义的世界观”重新武装大脑思维。

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做?

后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涉及到:
多元化、交织互动性(非线性)、混沌复杂性、自组织性、创造突现性、不可预测性……等等。
其中绝大多数的思想还处于应用探索阶段,事实上,我们正处于后现代社会的历史洪流中,一切皆方兴未艾,而我们更是不可能一口气吃成胖子。

本文旨在引入这些全新的理念,后续,我会在「少加点班」的专题中逐个阐述如何将上述思想创造性应用于现实的工作、学习中。
「少加点班」往后的内容将遵循后现代主义思想进行研究及撰写,有许多理念可能都会与我们的直观体验相悖的。

本文信息量有点大,为方便各位理解,特将本文核心思想整理如下:

思维简史:我们落后了整整一个量子物理的年代

综上,基于本文的认知基础,我们可以初步推演出几个大原则:

1.我们当代遇到的绝大多数严肃而现实的问题,都不可能通过线性思考就能获得很好的解决。
比如职业规划、创业、企业战略、管理、互联网运营……
好的解决办法,必然需要渗透后现代主义思维:比如系统全局观、多元非线性分析、自组织、突破性创造等等(后续推文我会逐个渗透)

2.当代(2017年)主流的商业思想普遍视野狭隘、视角单一,我们在面向未来的重大事项方面,千万不可直接套用。
除了部分自然科学之外,当下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主流思想普遍还滞留于牛顿世界观(线性、机械教条)。
换句话说,那些经典理论,比如波特竞争力模型、波士顿矩阵、定位理论,适用性的条件极为严苛,务必谨慎。思辨力及创造力才是我们最靠谱的伙伴。

3.警惕那些迎合我们直观思维(即感官体验)的思想观点(通常会让你感觉很舒服),因为我们的直观思维跟真实世界差异甚大,它们通常是靠不住的、是易缪的。
这类思想通常会跟各种层面的“成功”、“速成”、“套路”、“绝对没问题”有关。而那些会引起我们轻微不适的思想(比如本文)或许更值得我们反思。
其中,那些畅销书、以及所谓的“爆款文”皆为缺陷思想的重灾区,毕竟,迎合大众胃口的内容都需要满足“直观”、“迎合控制感意愿”,这与世界的真实性是相悖的。

4.特别要警惕那些尝试抑制我们“自我纠正错误”的思想。
人作为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具备通用性创造力的智能,大脑不可能不具备“错误思维的自我纠正能力”(即反省力)。但是,有些“病毒式信念”却能够利用思维的漏洞抑制我们修复自身的错误思维(其原理跟计算机病毒一样)。
这种病毒思想的本质,就是把你自身的人格(存在意义)跟它紧密捆绑,一旦你质疑它就是质疑你的人生意义本身,因此你会下意识的回避对它的质疑(最典型的就是极端宗教思想)。
但是,有些权威(比如你崇拜的商业明星、你老板、导师、专家)的思想观念本身就会产生类似效果,类似于“听我的,准没错”。
这类错误信念出了问题之后,你很少会怀疑信念本身,反倒会责怪自己(或他人)是否没有实施到位,不够努力等等。
记住,永远没有靠谱权威(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只有靠谱的、经得住各方挑战的目前已知最好的解释才是唯一的权威。

5.试图预测未来、试图“选出好答案”的努力多数都是徒劳。
最让人堪忧的是,国内新近的工作价值观调查发现,得分最低的价值观是“创造力”、“自我实现”。
《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
从宏观历史视角来看,“创造力”、“自我实现(人性)”才是推动人类社会健康向前迈进的最宝贵精神。
未来是创造出来的,未来永远无法预测。

我突然想,自文明的起源开始,“人类智能”与“对真理的追求”似乎是配套同时出现的。
人类思维似乎有着永无止尽的探索真理的热情,但另一面,以量子物理的世界观而言,真理永远只能无限接近,却无法获得。
这两者间的冲突,就像一部传奇话剧,意味深长,以至于,我们更希望它,永远不要结束。

部分参考索引:
1.Postmodern and Complex Pedagogy. By WilliamE.Doll,Jr.2016
2.The Quest for Method:The Legacy of PeterRamus.History of Education,2004.
3.Quantum Theory of Probability andDecisions. By David Deutsch,1999
4.In Search of a Better World.By KarlPopper,1995
5.Prigogine & I.Stenger.Order Out ofChaos:Mans’s New Dialogue with Nature.New York:Bantam,1984.
6.Piaget. The Development ofThought:Equilibration and Cognitive Structure.New Youk:Viking,1977.
7.《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王俊秀、杨宜音等编著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少加点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