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数据,立地成佛
Photo by grafixart photo on Unsplash
上海迪士尼VIP旅客可随意插队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有趣的是,主流观点竟一边倒:花钱买时间,没问题。
我们不讨论这句话的政治正确性与否。事实上,这背后就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你要自由还是要平等。
这个问题也就美国历届的候选总统们喜欢搬出来嚷嚷,但如果你忽视掉那些事先设计好的信誓旦旦,去掉舞台音效,就会发现总统辩论实在跟熊孩子们吵嘴时互吐口水区别不大。
但是,这事件背后倒隐含一个魔鬼般的技术性概念:量化。
纵然多数人同意“时间买卖”合情合理,但如果没有“量化”,或者具体的说,没有数学、尺度这两样“发明”,那我们的生活简直会乱成一滩泥。
9 | 1 没有量化就没有现代文明
量化的含义非常简单。幼儿园小朋友都懂,数数。没什么了不起,是么?
从历史视角而言,“量化”与“数字”是一对异卵双胞胎。虽说我们早已对“量化”习以为常,但纵观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数字不过是近0.15%(约5000年前)的产物。
它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历史老人可是意味深长的留下了显眼标记,以让后人承接衣钵:
考古发现,人类留下的最古老语句,它既不是弘扬人性伟大的史诗,也不是亚当向夏娃写得情诗。
就一句冰冷的话,翻译成现代文是:
37个月的时间总共收到了29086单位的大麦,由库辛签核。
虽说缺乏一点儿浪漫,但历史毕竟是务实的。
如果没有“量化”的概念,可以肯定的说,我们时至今日还是生活在不超过百来人的部落里,我们的语言充其量也就是用来八卦下酋长的女儿跟谁好上了、轮到谁家的孩子做祭品了……
毕竟,我们人类的大脑先天善于八卦,却不善于条理化记忆。
但是,如果集结人口规模超过百人的聚落,必然需要“数字”符号及“量化”思想来管理大量基础的库存、人口、分配等信息。
于是,或许是偶然,我们某位天才祖先发明了数字跟量化思想(他也是全世界会计师的祖师爷),从此以后,人类文明进入狂飙元年。
富有戏剧色彩的是,跟会计师打过交道的朋友们都有感触,这些人的思维富于条理、不通人情。典型的量化思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容一丁点儿含糊。
这种思维,说的好听点,精确,说的难听点,没人性。
此处毫无讥讽,纯粹陈述事实:人类文明仅数千年就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全凭“去人性”。
如果你大脑突然闪过《圣经》中的“禁果”或者《浮士德》中用灵魂与魔鬼签订契约的画面,那咱就有缘了。这些古老的隐喻正是人类文明的真实写照。
如果你对社会意识形态敏感,会发现近年的发展迹象正向着这些预言靠拢,甚至快过摩尔定律。
9 | 2 量化,让生活更简单
让一个人痛苦的方式很多。其中,最残酷的方式无非是给他不配拥有的东西,让其纵情体验,然后再把它夺走。
“量化”就是一个如此好用实用的诱惑,就像让人类免费用了5000年的WiFi,叫人怎么离开。
譬如,我们去KFC买个汉堡就不用事先抓个野鸡去交换,而只需用你钱包里一个神奇的数字即可;
如果你想找一份差事,也无需提几个敌对部落的人头,只需学会“用数字说话”即可——证明你曾为前雇主赚了多少数额的金钱,或者你的产品吸引了多少数量的人……
“用数字说话”的诀窍非常简单,大抵来说,越多越好。
只需要记住两种例外情况:谈到“si le”或者“kui sun”的时候,最好就反过来,数字越少越好。
量化思想、数字化、计算能力,这三者的结合让我们的社会生活运作如此简洁高效成功。
Ceningan island, indonesia pictures
甚至,连爱情都可以将繁冗的求爱仪式去掉,那些荷尔蒙爆棚的舞蹈、成群的牲畜、沉重的谷物,统统不用了。
取而代之的依然是“数字”。
求爱时告诉对方,你手上有红色的小册子、一坨会动的金属,女方现场答应的话则再赠送一枚闪亮的石头……受欢迎的姑娘选择如意郎中则更简单:感谢量化与数字,规则如上,用数字说话——越大越好。
我们这个社会就构建在量化跟数字的基础之上。
9 | 3 量化革命,社会数字化
当然,打铁要趁热,斩草要除根。
量化如此好用,那人类社会中最杰出的专家们自然肩负着开疆拓土的使命,尽量将人类社会的全部事物都翻译成一个又一个数字。
哪怕最难以捉摸的概念都要尝试一番,比如:
“诚实”,翻译成“信用等级”
“幸福”,翻译成“主观幸福指数”
“聪明”,翻译成“智商”
“情绪控制力”翻译成“情商”……
但是,如果专家们煞费苦心想出了各种指标,但彼此间无法换算,岂不一大缺憾?需知就连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统一度量衡。
那么,什么指标最适合作为“换算枢纽”?比如,能量,质量,粉丝数,或者PM2.5?
据我所知,全球文化都坚信天空最为神圣,“苍天在上”、“看在上天的份上”,那么,找个跟“天”最接近的指标想必最服天下苍生。
既然“民以食为天”,而最接近“食”的又是“钱”,那就索性用“钱”作为“跨界”换算指标呗。
这不是玩笑,我们社会还真这么干了。
比如,马先生想购买一家互联网初创公司,怎么算?
很简单,请个喜好八卦他司数字尺寸的第三方机构,查下对方的“用户数”、“平均每天上线的人数”、“用户可支配收入数”……再加减乘除一番,叮~换算结果出来了。
只需支付一些数字,初创团队的光荣与梦想就是马先生的了,就跟买个汉堡玩一样。
一旦“钱”作为度量人类价值的地位站稳了脚跟后。人类蓦然意识到:任何事物突然都有了它的价格!
这可乐坏了我们的大脑,毕竟,做决策,最烧脑。以后,权衡利弊得失再也不用思考了。
比如,孩子到了树立事业理想的年纪。什么“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这套儒家理想实在是晦涩难操作的很。现在,我们只需要为一个指标立心,一切向钱看——什么钱多,什么就是理想。
这套“金科玉律”无疑深得民心,一夜间就传播到了哪怕是最偏远的穷乡僻壤。
从此,我们工作时可就目标明确不再迷茫了:无论是商场职场、学术公益、甚至情场法场,只要有利于“数字增长”,阴谋阳谋在所不惜。
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很大程度解释了我们的社会为何充满了“戏精”:
商人像极了知识分子;
教授却越来越像包工头;
企业家更像被创业耽误了的明星;
一言以蔽之:除了职业演员,其他人的演技都倍儿棒。
所有一切,看似不成章法,却又理所应当。
现在我们回头看看开头的迪士尼门票事件,这还能叫事么?
人家数字牛,插队算个球。
主流观点可谓与时俱进。
9 | 4 当量化遇上即时反馈,生命游戏化
如果说量化主要是方便我们交易买卖,方便人生中的各种决策……那也太小看它的功用了。
随着万物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事物融入可量化的疆界,以前我们只能在游戏里体验到的快感,很快将全面现实化——即时反馈。
比如,某天你记错日期,周日跑到公司上班,发现办公室空无一人,索性拍张照片,配上台词,“不拖团队后腿,勤能补拙”。
哪料朋友圈一发,没多久,老板一个赞!
紧接着,每次刷手机小红点就冒出十几个,评论点赞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感觉委实妙不可言。
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
跑个步健个身,朋友圈;
吃份精致的大餐,朋友圈;
抢到了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发朋友圈;
甚至跳伞时,错把书包当伞包,不要紧,够时间拍照朋友圈,这一跳必定刷爆友圈,虽死犹荣……
这便是现代人的仪式感。但凡任何事情,“做”是次要的,摆个造型拍照朋友圈才重要。
其中,尤以高端消费为典型。譬如万把块的旅游,如要较真将价格明细列出来,这里面的“仪式照”(需体现地点)至少值一半的费用。
若非要鸡蛋里挑骨头找点遗憾,想必当今游客再也不会喝的“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也永久遗失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Playa las palmas, esmeraldas, ecuador pictures
数字化与即时反馈的结合,就像我们退化的尾巴重新长了回来,没有了它,我们生命再难找到平衡。
人们很快发现,在其他各色指标上,“数字大”几近等同于“就是好”。Facebook微博知乎朋友圈……赞越多自然越好,写篇文章,阅读量越多也是越好。
一旦越来越多的人在内心深处(无意识)构建“大数即美”的逻辑,“哗众取宠”在历经华夏五千年的卧薪尝胆后,总算在现代扬眉吐气了一把。
毕竟,在社交网络上,如果要博得最大程度的关注,“哗众取宠”实在是简单至极,唯一的心理门槛无非是“欲练神功挥刀自宫”,再给人性补上一刀罢了。
人类虽然做起好事来总要绞尽脑汁事先计算一番,但是一旦明确了欲望,那股拼劲可是绝不含糊。顷刻间,低俗恶搞、浅薄文化,星火燎原,席卷全球,娱乐至死,至贱无敌。
量化、即时反馈,一切只是开端。随着大数据跟统计学理论的成熟,全面数字化不远了。
9 | 5 做更好的数字,还是有缺点的人?
起初,“数字化”延伸了我们“能做什么”的范围;然后,让我们“想做什么”的事情变多;无需多久,数字化会比“你”更懂“你自己”,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做什么”——以保护你的名义。
比如,我们可以接受各类体感监测服务,它会时时提醒你,什么时候该喝水、什么时候该去跑步,什么时候该起床。
依据你的心跳脉搏、血压、血清素、多巴胺的分泌情况、基因分析,科学的告诉你:喝多少毫升的水,跑多少米的路,几点几分入睡起床最佳,该吵醒你的时候绝不含糊,而无视你是否正在做着与意中人共赴巫山的美梦。
要不了多久,就连终身大事,它都能帮你代劳。
你只需跟相亲候选对象挨个见面,它就能根据你的体感反馈,比如瞳孔放大的尺寸、心跳速率等等告诉你,你更喜爱哪个姑娘……
当然了,姑娘们也同样享受大数据的好处,她们事先根据男性对外貌的体感反馈数据,计算出最佳的外貌特征。然后,有钱不怕肉疼的可以去医院挨上几刀,较保守的就根据“数字建议”化化妆,以博取高分。
事实上,如果你细细留意当今的职业演员跟十年前的最大区别,会发现她们“长得”越来越像了。演妈的演女儿跟演服务员的好像都长得差不多。
幸运的是,相信到了下一代,无论男女,都无需再受这些苦了。想要什么长相、智力、思维特征,都可以在基因层次定制。
我们早在2000年就具备让兔子发出荧绿色光芒的能力,现在已能克隆猴子,即将具备克隆长毛象、甚至克隆数万年前灭绝的另一类人种(尼安德特人)的能力。还有什么不可能?
只是,如果我们不合时宜的问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什么?
这该如何回答?
9 | 6 我们到底是什么?
说我们是人,好像我们连“自由意志”都不需要了,毕竟,“数字会说话”,数字会“告诉我们”比我们更准确的判断:
数字会推送信息给你,数字会告诉我们该学习什么,数字会建议你分享什么内容、什么人有价值做朋友;
数字会告诉我们什么工作能更高效赚到数字,做什么能更高概率提升社会阶层;
数字会告诉我们如何最大程度的释放快乐多巴胺,提升主观幸福感。
说到这里,关于“我们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就非常尴尬了。
无论按世界三大宗教的任一派教义来看,这样的人类虽然未必要下地狱,但实在算不上什么好鸟。
其中最难以启齿的问题在于,我们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数字机械人”还是想做一个有点缺点但更“可爱的人”?
9 | 7 科学崇拜,数字暴政
说到这里,或许你意识到了,“量化”与“数字化”正是流淌在“科学”这个巨人身上的骨血精髓。
虽然“量化”对于人类思维就像倒立着走路般不自然,但没有量化也就没有现代科学。
武侠小说中的英雄豪杰哪怕被恶人用剑抵在脖子上,也自有满腔“跪天跪地不跪人”的血性。
但到了当今社会,无论多么傲气的少年,面对着“科学”两字,在内心深处无不崇拜的五体投地不可。当然你可以辩驳,我就不看书,你能把我怎么着。
但是别忘了,你在手机敲出的这句反驳之所以能让我们知道,依赖的正是科学技术(电磁传感、信息论)。
我们或许会抱怨“年终奖少、贫富差距大”,但平心而论,在座每一位享受的综合服务水平都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高出不少。
这便是国人内心深处对于科学崇拜至深的原因:掌握科学意味着拥有力量。
所以哪怕嘴上不说,身体却是最诚实的。不信,断下网试试,我们对科学的力量就是如此上瘾。
科学,在事实上已经取代了数百万年来人类宗教信仰的大部分功能:它告诉迷途的人类子民,人生的努力方向是什么:听从内心的声音,追寻力量,获得自由。
但拥有力量之后的“意义”问题,科学永远不会告诉你答案。
想象一下,假设月亮上有个拥有超高科技神力的文明,这些邻居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会不会让我们夜不能寐?谁知道它们会不会哪一天兴致勃发,把人类当野味抓来尝尝鲜?
如果你觉得这个设想过于荒谬,不妨想想人类看到弱势物种时的第一反应——能不能吃。人类在这种智慧物种眼中或许也不过是亿万条咸鱼。
事实上,今天的人类对于地球生态就是这样的存在。拥有毁天灭地的能力却不知道要做什么,惊起感叹号无数。
相信你猜到了,这个大问题死结在于,“力量与浅薄无知的自由”不是生命意义中的全部。
另外还有什么?
信仰与艺术。
9 | 8 信仰是解药,艺术是归属
科学充满力量,但力量却是没有意志的。什么能让我们获得意志?某种好的信仰。
这里说的是信仰,不是迷信。两者的区别说来也简单:
那些做了苟且之事再将其中部分利润进贡佛祖以求我佛慈悲饶恕他过错的行为叫迷信。
信仰是,我以佛教为例说明下:
让我们训练心智,感受事物的本质从而超越原始的欲望。无欲则无苦,是为涅槃。这便是佛教的信仰。
当然,信仰不可妄称真理,信仰也不止一种。但是,我们作为智慧物种,必须不断去追求“更进步”的信仰。为什么呢?
因为唯有“信仰”才能中和掉科学力量的“毒性”(毁灭性)。
举个新近的例子。二战的罪魁祸首“纳粹”(演化人文主义)便是以“科学的名义”发起的血腥屠杀。
我们可别以为希特勒瞎吆喝几句就能发起世界大战,他背后可是有一套“理论”(即我们熟悉的进化论)作为战争的“道义”:
纳粹也肯定人类的价值神圣不可侵犯,但他们却歪曲了进化论“优势劣汰”的那一套,愣是要把人种分“优劣”,担心劣等基因会污染他们的高等基因,影响了人类向超人的进化。于是,数亿人卷入这场“因无知而起的战争”。
这就是用纯理性“科学”取代“信仰”的血淋淋悲剧。更可悲的是,这样的剧情并没有随着战争结束而落幕:
当今国内,人与人之间缺乏耐心、缺乏宽容、党同伐异,彼此间自私冷漠,为求利益毫无底线,网络上更是暴戾冲天,这便是科学取代信仰的后果。
科学的宏伟建筑构建在“量化、数字、简化、观察、有限验证”的逻辑链条上,它既充满力量却又脆弱不堪。
信仰可以中和科学的“毒性”,那么,什么能让“人性”获得“进步”?
艺术。
以我个人对艺术的肤浅理解,我认为艺术是以“美”为媒介,让我们获得智慧的启示。
简而言之,艺术是自然界赋予智慧生物的幸福体验,这是唯一一种不以生物多巴胺为基础的“快乐”,远非“快感”(生化刺激)所能及。
9 | 9 写作本文,是为公益
一个人的死是悲剧,千万人的死却只是个数字。这便是科学的精髓(量化)侵蚀人性的一面。
人类文明充满了《浮士德》式的隐喻,为了获取知识(力量)而出卖灵魂与恶魔签订契约,祭祀了人性。
缺失了信仰与艺术,妄谈“为了全人类的福祉”投入资源研究科学开发新技术,那都是精英阶层的遮羞布。事实的真相是,追求更大的欲望是真,提升“全人类的福祉”不过是历史的偶然副产品罢了。
一些人坚信科技进步终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已经彻底粉碎了科技完美解决方案的幻想,或许,“完美”本身也只是人类傲慢的想象物。
科学、信仰、艺术三者必须彼此制衡才能确保文明健康,今天的社会却已经严重失衡。
爱因斯坦早早就发出了警告:“不是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能被计算,同样,不是所有能被计算的东西都有价值。”
小时候看恐怖片,撕开人皮血肉模糊,足够我害怕好久好久。
相比之下,科技暴政却正在剥光人类身上的一切复杂性和偶尔的不理性,把人贬斥成一套算法,可以从寥寥几条增长规则中推演出来。
我忍不住猜想,时至今天,撕开人皮是否尽皆数字?
问世间,人为何物,直教人百年孤寂。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少加点班)